您好,歡迎來到安丘瑞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官網!
安丘瑞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電話:0536-2260727
傳真:0536-2266222
郵編:262123
郵箱:aqrxjx@163.com
網址:www.couponinginpa.com
地址:山東省安丘市經濟開發區青龍湖西路110號
執著的探索與前行的步伐,傾注了熱血與汗水,鐫刻著堅定的信念。
說起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以下簡稱“山東六隊”),毋庸置疑,金礦勘探是他們的金字招牌。從1958年建隊至今,一甲子的歲月里,他們探明特大型、超大型金礦14處,大、中、小型金礦128處,累計探明金金屬量2760余噸,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鑄就了一座為國家尋金探寶的“金色豐碑”。
項目現場
但英雄的六隊人并沒有止步于膠東金礦勘查的豐功偉績,他們始終牢記地質報國的崇高使命,不斷攻堅克難、銳意進取,近年來又在國內各地的多金屬礦和非金屬礦勘探中再立新功,用實際行動讓“金色豐碑”熠熠生輝。近年來,他們在內蒙古大草原捷報頻傳:阿巴嘎旗必魯甘干礦區累計探獲鉬金屬量40萬余噸、銅金屬量1.6萬噸;西烏珠穆沁旗白音查干東山礦區累計探獲銀金屬量9400余噸,錫金屬量22萬余噸,鋅金屬量75萬余噸,銅金屬量2.8萬余噸,鉛金屬量15萬余噸;察右中旗金盆礦區探獲大理巖資源儲量3850萬余噸;烏拉特中旗284東礦區東部巖金礦累計探獲金金屬量近14噸……其中,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必魯甘干礦區銅鉬礦勘探成果獲2017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內蒙古自治區西烏珠穆沁旗白音查干東山礦區銅鉛錫銀鋅礦勘查成果獲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喚醒草原“金色姑娘”
2019年5月的一天,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的項目駐地。
隨著鉆頭一步步地提升,距地面還有20米、10米、5米……直至地下沉睡了數億年的巖心完全暴露在眾人面前時,現場的人群沸騰了,雀躍的歡呼聲和雷鳴般的掌聲在大草原上不斷回蕩,一直參與項目的老地勘隊員更是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之所以如此令人振奮,這是山東六隊歷時三年“七進七出”大草原,終于在“綠色的海洋”收獲了“金色”的希望。經過對巖心的化驗、分析、總結等工作,他們確認:內蒙古烏拉特中旗284礦區三個礦權范圍內累計查明金礦資源量664萬噸,金金屬量近14噸,實現了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
其實,烏拉特中旗284礦區金礦勘查項目對于很多地質工作者而言并不陌生。在這之前,已經有國內多家地勘單位在這里開展過工作,以往勘查工作認為礦體賦存于破碎蝕變的石英閃長巖中,礦床規模不大。
回憶起當時開展工作的場景,山東六隊總工辦主任鮑中義回憶道:“我們剛到這里時,看到遺留下的巖心,也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我們心里始終堅持著一個信念,那就是不放過每一米巖心,對所有有價值的巖心進行了重新化驗和梳理,必要時在原先前人的基礎上重新打孔?!?/p>
真相的探明,往往來源于對認知的堅持。2016年,山東六隊對以往地質技術資料進行綜合研究分析之后,前往礦區針對發現的問題和疑問進行實地踏勘,結合踏勘成果對以往資料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研究,大膽地提出了新的認識和找礦思路。
正是山東六隊的這份堅持和執著,才有了新的發現。經過對284礦區綜合分析研究,山東六隊創新性地提出該礦床為中低溫熱液型金礦床,石英閃長巖巖體外接觸帶炭質千糜巖為有利成礦巖層——這里具備有利含礦條件,具有巨大找礦潛力,應為下一步地質勘查工作主要對象。
一個全新的找礦思路由此明確下來。
依據新的找礦思路,他們利用整理后的地質圖件指導井下施工,開展井下生產探礦工作。他們應用最新成果修編了地形地質圖、地質剖面圖、中段圖及垂直縱投影圖,為進一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指導了下一步地表鉆探工程的布設。他們在金礦勘查過程中又總結出賦礦巖性分帶明顯的規律,從上到下依次為:褐鐵礦化變質礫巖、炭質千糜巖、褐鐵礦化石英閃長巖、綠泥石化石英閃長巖……最終取得了金礦勘查的重大突破。
2017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旗284東礦區巖金礦補充生產詳查報告》通過評審,探獲金金屬量近6噸。2019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旗284東礦區東部巖金礦詳查報告》通過評審,探獲金金屬量近1噸。目前,山東六隊正在該礦區繼續開展工作,有望實現新的突破。
“在收獲大礦的同時,也給周邊地質找礦帶來了很大的想象空間?!痹撽牭乜倍幐敝魅螀诬婈柣貞浀溃骸案匾氖?,我們的技術理論通過此次找礦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認可。新的找礦思路和成礦規律為周邊地區的找礦工作指明了方向?!?/p>
書寫草原“金色傳奇”
如果說烏拉特中旗284礦區金礦勘查項目是山東六隊在內蒙古地質找金中再顯身手,西烏珠穆沁旗白音查干東山礦區銅鉛錫銀鋅礦勘查成果則是該隊在草原揚名的原因之一。
他們在找礦難度極大的草原覆蓋區找到一處超大型鋅鉛銀錫銅多金屬礦床,其中銀金屬量9400余噸,規模相當于9個大型銀礦;錫金屬量22萬余噸,是長江以北最大的超大型錫礦床,相當于5個大型錫礦;鋅金屬量75萬余噸,為1個大型鋅礦床,潛在經濟價值2000億元。
查看巖心
負責找礦工作的時任山東六隊項目負責人韓方法至今仍難掩激動的心情:“好比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p>
和之前很多項目一樣,山東六隊進駐之前,先后有多家地質隊伍在此開展過地質找礦工作但一直未獲突破。2007年4月,甲方——西烏珠穆沁旗銀漫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慕名找到山東六隊。
山東六隊接到該項勘查任務后,立即組織精兵強將對這一區域開展工作,前后歷經8年時間的艱辛探索,邊實踐、邊總結,再實踐、再總結,最終探獲這一長江以北地區最大的錫多金屬礦。
在技術方法上,該隊通過一系列科技創新體系,大膽應用新技術理論,首先建立起“地球化學組合異常+帶狀高充電率和高電阻率異常+斷裂礦化蝕變帶”的勘查模型,以鉆探為主要手段進行異常驗證,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找礦效果,為同類礦床的找礦提供了借鑒。后又根據該礦床屬多礦種同體共生、不均勻分布且交互變化的特性,采用“混圈法”圈定礦體,既解決了單礦種圈連造成的礦體復雜問題,還滿足了未來礦山的實際生產需求。
通過對該礦床成礦理論、成礦規律的深入研究,山東六隊最終形成了新的地質認識,對于下一步同類型礦床找礦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2018年,該項目通過專家評審并榮獲自然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金戈鐵馬”戰“硬骨頭”
山東六隊聚焦國家發展需求,轉變發展思路,不斷書寫新的傳奇。有業內人士稱贊道:“哪里有‘硬骨頭’,哪里就有山東六隊的身影?!?/p>
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必魯甘干礦區銅鉬礦勘探項目位于內蒙古高原中北部低丘陵區,項目野外施工條件差,找礦條件難度大,是地勘行業界公認的“硬骨頭”。
山東六隊自2008年6月進駐,歷經普查、詳查、勘探三個階段,項目作業采用多種找礦手段,通過細致設計、合理部署和綜合研究,打破了前人提出的“該區屬裂隙控礦,礦體規模小”的常規認識,預測該區為斑巖型銅鉬礦床,具有良好的找礦前景。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山東六隊通過創新深孔復雜地層鉆進沖洗液技術和創新深孔金剛石鉆頭的設計,攻克了地層松散,膠結性差,易發生坍塌、縮徑等施工難題。
他們通過提升鉆探技術水平、對區域成礦規律的研究及構造成礦的新認識,最終探獲鉬金屬量40萬余噸、銅金屬量1.6萬噸,潛在價值達40多億元,實現了找礦技術、找礦理論和找礦成果的“三突破”。
“經過這次勘查工作,我們在成礦理論、找礦模式方面,再次形成了一批新認識,為內蒙古地區多金屬找礦提供了重要的找礦借鑒;對銅鉬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對國內外同類型銅鉬礦床找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彪m然已過去10年,談起這段經歷,時任該項目負責人孫忠全的自豪感依然溢于言表。
2013年1月,該隊提交的勘探報告通過專家評審。2017年提交的《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必魯甘干礦區銅鉬礦勘探報告》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點石成金”開辟新大陸
近年來,山東六隊不斷總結經驗,突破以往僅在有色金屬領域的局限,開始摸索在其它礦種的找礦模式,通過摸清大草原的地質特點,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在石材方面的成礦理論、找礦模式。
眾所周知,大理巖礦是新型的環保建筑材料,其主要礦物為方解石,具有顏色潔白、易粘附、吸水性小、吸油性強、顆粒均勻等特點,被廣泛用于溶劑用料、建筑業涂料、日用化工、醫藥、造紙等行業,因此利用方解石資源進行深加工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
內蒙古自治區察右中旗金盆礦區大理巖礦是近年來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發現的一處大型礦床。山東六隊取得的勘探工作成果為豐富大理巖礦找礦模式,揭示其賦存規律,確定找礦方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據了解,金盆礦區大理巖勘查區原為金礦勘查區,在金礦的勘查工作過程中通過地質填圖發現了質地純質、透光性好并具油脂光澤的大理巖,并且成規模分布。
金盆大理巖礦賦存區域植被茂盛,土層厚度大,找礦難度大。2016年,受探礦權人——察右中旗冠能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該隊克服重重困難,經過搜集、總結該區的地質資料及實地踏勘,調查認為,該區域廣泛分布太古界烏拉山巖群混合巖化云山斜長片麻巖及含石英大理巖,以區域變質巖為主,大理巖礦體均賦存在含石英大理巖中,區域背斜構造控制了區域變質巖及大理巖礦體產狀,斷裂構造及大規模巖體在該區顯示并不明顯,因此斷定金盆大理巖礦屬區域變質型大理巖礦床,礦體產狀與地層產狀基本一致,呈層狀、似層狀產出。
最終,山東六隊在這一區域了發現一處大型大理巖礦床,并發現17條大理巖礦體。
截至2018 年10月,該隊在金盆礦區范圍內累計查明大理巖礦資源儲量(121b+122b+333)礦石量3850萬余噸,CaO平均含量53.05%,平均白度96.05%,填補了內蒙古地區超大型大理巖勘查的空白,真正實現了“點石成金”。
“金”字招牌熠熠生輝
山東六隊作為“焦家式金礦成礦理論”的創立者曾獲得多項榮譽稱號,獲得了“功勛卓著無私奉獻的英雄地質隊”榮譽稱號,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多種殊榮于一身的山東六隊始終秉持地質報國的崇高使命,勘探足跡從膠東半島延伸至祖國大地。1958年,一支由94人組成的隊伍肩負為祖國尋找寶藏的重托,開進招遠縣(今招遠市)玲瓏金礦,發現48條含金石英脈,讓這座曾被侵華日軍瘋狂掠奪的老礦山重新煥發了新生機;1966年,山東六隊在萊州灣東北部三山島發現了全世界第一個特大型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床,開創了找礦類型由單一的含金石英脈型轉向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的先河;1977年山東六隊編制的《山東焦家式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地質特征》專題科研報告引起業界關注,“焦家式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作為一種金礦新類型被正式命名確認;1985年,山東六隊憑借《焦家式新類型金礦的發現及其突出的找礦效果》榮獲首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摘得了科學界的桂冠?!敖辜沂匠傻V理論”一舉顛覆了大斷裂只導礦不儲礦的傳統認知,填補了世界金礦類型和成礦理論的空白,開創了金礦勘查的新紀元。全國100多家單位到山東六隊參觀學習,并在該理論的指導下,相繼在廣東、河南、內蒙古等地發現了同類型的金礦床,使我國金資源探獲量實現了重大突破,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
面對成績,山東六隊人沒有自滿和懈怠,推進焦家式成礦理論創新與發展一直以來是該隊科研的重點工作。三山島、焦家和招平斷裂帶的深部找礦工作從未停滯,山東六隊一直堅信,三條大帶深部一定還能找到大礦。2007年,山東六隊在焦家金礦成礦帶深部發現特大型金礦——萊州寺莊金礦,探明金金屬量51.83噸,潛在價值近80億元,實現了膠東地區黃金深部找礦的重大突破,成功開辟了深部的第二個找礦空間。隨后,他們在焦家斷裂帶上一鼓作氣拿下了多個大礦:焦家深部105噸、馬塘126噸、紗嶺389噸、前陳-上楊家60噸。在此基礎上,山東六隊總結經驗、豐富理論、創新方法,在招平成礦帶發現大型-超大型金礦床5個,中小型金礦床11個,累計探明金金屬量433噸;在棲蓬福成礦區發現中小型金礦床34個,累計探明金金屬量123噸;在牟乳成礦帶發現金礦床7個,累計探明金金屬量84噸。
在山東省地礦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山東六隊充分發揮地質工作先行性、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作用,以焦家式成礦理論和金礦深部探測技術為抓手,面對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地質服務工作新機遇,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